6.6_慈大學群營,讓師親生深入瞭解慈大


為了讓老師、家長及學生有機會深入瞭解慈濟特有的人文精神及慈濟大學的現況與發展的願景,慈濟大學與慈濟北區教聯會於1月27至29日合作辦理“慈濟大學學群研習營”,期盼透過課程有更多的接觸與瞭解,期許參加研習者能更深度關懷社會、尊重他人、疼惜自己。

開營典禮之後,首先由王本榮校長分享“慈濟的理念與實踐",慈濟的教育理念就是慈悲喜捨。王校長期許學生應該培養基礎力、服務力、就業力、創新力、跨界力、領導力、國際力等七項能力,因為具備越多競爭力越強。位處花蓮的慈濟大學,沒有外在的誘惑再加上小班教學培養專業能力,因此慈大同學的國家考試證照通過率一直都是名列前茅。慈濟最特色的人文教育,重視生活教育及態度。人文精神有六種教育,慈濟最多的是典範,有人文和團隊精神,老闆都愛;態度對孩子有決定性的影響,慈濟重視紀律,這樣才能展現本能;情緒管理很重要,要懂得紓解壓力;氣量大,不要計較太多,要有團隊精神;慈濟重視三品(品德、品質、品味),生命教育部分,慈濟大學一年八次大體老師教學,是全世界認為最好的教育。
慈濟大學有多好,慈濟大學的學生最知道。生命科學系四年級余孟穎同學,分享重「生」出發,孟穎說,為什麼是重生出發,因為高中時期專注在讀書,好不容易考上大學,是否就是人生的重新開始?當重新開始就能做任何決定,但也必須為所你所決定的選擇負責。
回想自己剛考上生命科學系的時候,身邊有非常多親朋好友都在問:生命科學系到底都在幹嘛?未來可以做什麼?其實生命科學系的範圍非常廣泛,只要有生命的東西都會研究、分析,包括植物、動物、細菌、病毒,甚至到人體裡的DNA。因為範圍非常廣泛,所以可以投入非常多不同的工作,慈濟大學有許多學程供同學學習,也可跨公衛系修職業衛生的學程、跨護理系修急救的學程,所以只要在大學四年裡找到自己的興趣,都可以選這些課程。再加上慈大緊鄰慈濟醫療學中心,資源非常充足,提供資源與慈大學生共享,鼓勵學生朝向生技產業發展。
生科人的特質,包括旺盛的好奇心(對生物的表現會想去探討、研究,常常保持好奇心)、具備放大鏡(想要去檢視生物的品種)、解決問題與對生物的熱愛(老師會發覺生物並跟同學分享)。生科系課程在大一時有必修課銜接高中與大學之間的內容。大二時課程有分群,若對動物有興趣,就選擇生物醫學與應用學群,對植物、病毒、細菌有興趣,就選擇植物與微生物學群。此外,系上老師各有專業,可以提供比較全面的課程,並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建立同學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大二以後有很多應用的課程,讓同學可以學以致用,也可藉由輔修、雙主修修習其他科系的課程。
“不得不說我們慈大的老師非常認真且有耐心",孟穎分享自己親身經驗告訴現場的學生及家長,因為有導師的制度,對於成績不理想的同學會主動給予關懷,作為提醒。除了導師以外,也有慈誠懿德爸爸媽媽的關懷,加上慈大的課程非常充實,父母非常放心我來慈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