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深耕計畫簡介】

【第二期深耕計畫簡介】

關於本計畫

面臨網路及AI技術迅速發展及產業趨勢變化、後疫情及108課綱高中學生學習型態差異和極端氣候等重大挑戰。本校第二期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符應校務發展計畫目標  TCU 3.0 (2017 ~ 2025 ) ,對接國家六大核心產業策略,規劃運用數位科技培養精準健康醫護和跨領域教育人才,整合慈濟志業資源強化產學研究,支持台灣2050淨零排放,打造慈濟大學品牌。

二期深耕計畫,在校務研究的實證基礎上,將透過六大策略(如下圖)達成六大目標:「運用智慧科技投入教學創新」、「培養具慈濟人文利他精神的專業人才」、「建立慈善永續綠能校園」、「結合慈濟志業資源強化研究產學」、「打造世界志工大學」、「深化IR分析公開辦學績效」。並依據「促進教職員生數位轉型」及「提升師生國際移動力」計畫內容,規劃「學校推動資安強化規劃專章」與「國際化行政支持專章」確保本校資訊安全強化及適足豐沛的國際化人力及行政資源。

慈濟大學第二期深耕計畫策略架構圖

分項計畫(策略)介紹:

★面項一 教學創新精進策略

1.1提升教師教學創新

持續支持教師成立跨領域教師社群,優化教師專業成長課程清單,並將學校發展重點及創新教學主題列為必修,輔導及鼓勵本校教師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延攬及留任優秀國內外教研人才,增訂辦法獎補助教師踴躍申請教育部計畫優化教學內容等。

1.2引導開設跨域課程

完善校園數位基礎建設。推動教師具備數位教學能力,鼓勵教師進行數位教材製作或開發課程。與鼓勵學生運用數位資源進行學習。112學年起新生必修4學分校級跨域課程。推動無國考證照系所輔系/雙主修常態化等。

1.3確保學生學習成效

持續深化學生中文、英文、程式資訊等基礎能力。接軌108課綱持續精進通識教育,深化通識跨域改革。透過校務研究中心與教學、行政單位共同合作建置數據資料庫,對學生生學習成效進行追蹤。

1.4培育數位加值人才

支持系所運用智慧科技投入教學創新,與慈濟醫院合作提升醫學生學習成效。並透過各項機制建立國際化校園及國際交流活動。制定各項數位增能補助與自主學習增能獎勵辦法,為學生增加職場軟實力。

★面項二 善盡社會責任策略

2.1師生共善解決問題

鼓勵師生共善共學走出校園,善盡慈大社會責任。推動永續消費與生產的共同實踐及培養醫衛領域學生成為社區健康領航員。持續深化偏鄉服務教育及致力於「無毒有我」宣導,解決東部地形狹長、偏鄉中小學校反毒師資不足問題。

2.2建立友善永續校園

推動全球永續發展目標落實於學校環境、結合校核心必修課程與職員教育進行推廣。將校園校地活化,規劃成立樂齡長照基地與樂齡長照研究中心。規劃碳排淨零中長期程,推廣蔬/素食活動。與社區居民共同打造韌性社區、建立韌性校園。

★面項三 產學合作連結策略

3.1建立醫療人文專長發展智庫

對接慈濟志業發展目標,以慈善濟助工作著眼,伴隨醫療專業深入研發。結合豐富醫療與人文專長之師資,持續提升研究量能,透過慈濟豐沛資源、深化跨志業體合作,成立特色研究中心,目標要成為東部醫療人文發展智庫。

3.2培育學用合一人才

對接產業趨勢,推動各教學單位對接UCAN就業職能平台內的專業職能面向,優化課程內容與課程地圖及補助投入深化實作導向課程。持續推動職涯輔導計畫,補助各系所進行未來職涯場域探索與強化業界業師合作機會。

★面項四 提升高教公共性策略

4.1扶助經文不利學生

持續優化多元招生機制及扶助經濟文化不利學生就學輔導獎勵及追蹤學習成效。強化原住民竹學生職涯輔導措施,並導入志工服務學習概念,鼓勵原住民族學生結合所學回饋部落及辦理原鄉文化學習多元活動,達到全民原教之意義。

4.2全球數位志工大學

因應數位時代,本校結合「天空學院」數位教學專業、華語中心及社教中心(國內外共22個據點)的推廣功能,讓數位課程多元且具彈性。提供學生、志工及廣大社會人士進修,給予修業證明,打造慈濟大學成為全球共善的志工大學。

4.3多元公開辦學績效

持續透過校務研究精進計畫,擴充各項數據資料庫,結合PDCA概念落實校務經營與改善。透過辦學績效報告、CSR報告書網頁、電子報、社群媒體及新聞發布等方式,公告學校辦學資訊及瞭解利害關係人之意見回饋。

【國際專章簡介】

本校國際化行政支持系統的規劃,旨在提升境外生的適應度和學習資源,促進校園國際化。

(一)充足國際事務人力及優化行政支持機制

(二)充足的境外學生學習資源

(三)提供外籍教研人員工作支持

(四)提供留臺就業輔導機制

【資安專章簡介】

本校資安專章的規劃,旨在逐步推動全校各單位導入資訊安全管理制度(ISMS),強化學校人員資通安全認知與訓練、確保資通系統管理量能、落實管理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等,期望打造本校成為資安堅韌安全之智慧永續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