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家萓、王碧霞、汪厚楷、蔡詔宇/照片:曾繼鋒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籍文化,慈濟大學傳播學系 109 級學生,將在 12 月 13日至 12 月 15日,於慈濟大學大愛樓一樓,舉辦傳播學系第20屆畢業展覽「泉源」,透過大學四年所學,每位同學的作品就像洋流一般,雖然走向不同,但卻匯聚在一塊。

此次畢業展覽「泉源」,象徵水流的源頭。109級的我們在傳播領域有著多元的發展;水的源頭會不斷地湧出,象徵學生們的創意及想法,如同水一般在傳播領域當中,能靜能動,遇強則強,適應環境的變化,期盼帶給大眾特別的體驗,探索傳播新去向。

展覽分成四大主題,水紋–平面雜誌、流聲–廣播、流影–攝影、源動–行銷,其中涵蓋了影音、書籍、公關行銷、議題探討等多樣類,總計27件作品。今天舉辦開幕儀式,由何縕琪副校長、花蓮縣政府范姜幸玲主任、花蓮縣青年發展中心吳雅雯、系主任孫維三、導師廖志宏、總召陳柏如等人共同剪綵,祝福傳播畢展圓滿順利。

花蓮縣政府北區聯合服務中主任范姜幸玲代表縣長徐榛蔚前來祝福,范姜主任表示,很開心看到這麼質樸的一個畢業展,慈濟大學的學生們一直都是最棒最優秀的,恭喜同學們在畢業之際能將4年的成果做成這麼棒的這個展覽。也很高興同學來到花蓮求學,帶著滿滿的成就回到自己的故鄉,將在花蓮學習的成果發揚光大,但更期待有更多優秀的年輕人才能留在花蓮發展。

何縕琪副校長致詞,首先感謝所有傳播學系的老師的用心指導,畢業展有三個重要的意義,第一、畢展是大型的成果展現,除了是同學們學習成果的累積外也是一個統合的心智發展,為邁向下一個里程碑做最好的整理;第二、,集體合作的過程要如何溝通與合作,是同學們在出社會前很重要的學習,對傳播系的學生來說,更是長大人一個很重要過程。 第三、透過這樣的機會讓同學們可以和不同的人產生連結,同學們要珍惜在過程遇到的每一個人,因為他有可能就是你生命當中另外一個貴人。從學生的作品當中都可以看到同學們成長的軌跡,這也是同學們對自己的一個很好的一個交代。在未來發展,無論你們是留在花蓮,或者到別的地方去發展,就如泉源一樣,花蓮就是我們的源頭活水,傳播系也就是各位的家,期待大家在畢業之後也才能夠常常回到家裡來。

總召陳柏如說,2020年時,一場疫情改變了全世界,它剝奪了我們的生活,分開了我們的距離,像是全世界進入了一條漫長的隧道,但是我們都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在隧道裡面,我們依然會向燭光前進,就像此刻同學們一起攜手相伴渡過難關。她也代表109級同學感謝慈濟人文志業、學校及各界先進對畢展活動的支持與協助。

《點石成金》是兩位花蓮在地學子黃于軒、吳佩芫,利用花蓮石材廢料資源再利用,打造一款以環境議題為主的教育性桌上遊戲,隨著桌遊可以認識到太魯閣、龜山島、南雅奇岩、金瓜石、月世界等台灣特殊地形地質,讓學童透過遊戲產生認同感,並且在短時間內了解岩石、地質等相關背景知識。《點石成金》也獲得「2023第三屆花蓮青年夢想家計畫提案競賽」及「青年鏈結地方產業專題成果補助計畫」補助行動獎勵金。

由傳播系蔡詔宇、蔡余暘、周煒桓同學製作的《種下溫暖的夢想家》記錄來自桃園的創業家鍾汯佑先生,曾任職101大樓外商公司專案人員,離開台北走入花蓮到家扶中心任職公關工作,2021出來創立「蒔煦」,幫助花蓮在地農民銷售蔬菜,並且利用葉子包材的方式銷售,傳達鍾汯佑先生所追求的環境永續理念、以及他的故事。

《「孩」子有一個夢》由傳播系吳盈欣同學繪製,是一本訴說目睹兒(目視暴力兒童)的繪本,她透過與中華飛揚關懷協會的訪談以及與孩子們互動,編寫並繪製目睹兒心中的想法,書後也告訴大家可以如何幫助他們。吳同學表示,希望這本書可以讓更多人關心兒童的心中世界,她同時也邀請慈中和慈小的小朋友將繪本錄成廣播劇,以多元的媒體模式讓大家更能更感受他們的內心。繪本結束後吳盈欣也喜歡上陪伴小朋友的工作,目前每個星期還會固定去協會擔任志工。

《Way!玩城》三位在花蓮東部待了四年的頑童傳播系鄭浚良、朱元祥、董昱辰,體會到了各種不同面向的台北生活,不論是印象中的車水馬龍,還是充滿希望的慾望之都,透過三位同學們的親身經歷,一同探討兩個城市截然不同的節奏以及生活步調。

除了上述作品,還有許多精彩創新的議題與媒材,邀請大家來一探究竟「泉源」的凝聚力及創造力!

展覽時間:112/12/13-12/15 09:00-18:00 (12/15日下午2點結束)

地點:慈濟大學校本部大愛樓1樓北向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