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_學中文翻轉人生 慈大泰國阿卡族女學生回鄉當志工


「學習中文可以讓村裡的年輕人翻轉生活,我希望有更多的大學生到蓮花中學去教中文!」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以下簡稱兒家系)柯妮春來自泰北偏僻山區邦孔村

,今年暑假(8/19-30)她和羅廷瑛老師帶著三位同班同學回到她的村落教中文,而這只是第一步,回到慈大後羅廷瑛老師將繼續號召學生加入蓮花村華語志工行列。
蓮花中學位於泰北清萊府,距清萊市32公里,海拔1300公尺的山上。現有10個班級,7位老師,及169名學生,大多數學生為少數民族阿卡族和苗族,因環境的限制,山區的師資非常缺乏。柯妮春是第一屆蓮花中學的學生,當年(佛曆2546年,民國92年)村長看到中文的需求,募集善心人士建立佛教華文學校,校長李銘亞更是以延續華文教育,發揚佛教精神為使命,至今堅持以注音符號教學。剛成立的蓮花中學教室屋頂是茅草下雨會漏水,牆壁是竹子做的風會從竹縫吹進來,冬天太冷還要帶棉被上課。
「那時候沒有很喜歡上學,只是為了可以跟朋友玩而去的!!」但是因為柯妮春學會中文,讓她有機會認識村裡的遊客,因此開始了不一樣的人生,輾轉到馬來西亞華文學校念書,最後又獲得泰國慈濟公費來慈大。
邦孔村主要以種植咖啡為主,因為現在觀光客多,所以還有生態觀光導覽等,柯妮春從大一開始,心中盤算著要回鄉為村裡做什麼!在慈大認識了一群好朋友,她常常告訴他們:「我家風景很美喔!」「泰國食物很好吃喔!」」「要不要來教書啊!」在她不斷的鼓吹下,今年暑假包括系上老師羅廷瑛以及同學藍宣涵、陳倢柔、陳昀暄,回到她家鄉唯一的中文學校蓮花中學服務,蓮花中學除了一位來自中國的老師外,其他老師都是蓮花中學畢業的邦孔村的村民,這也是蓮花中學成立16年第一次有台灣教育志工。
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到邦卡村,他們坐著小貨車上山,學校提供宿舍但沒有熱水,後來多數人住在柯妮春家。蓮花中學上課時間約是從下午五點到晚上九點,當地小朋友熱愛學華文,每天早上六點半固定聚集在一處念華文課本,七點各自回家吃早餐,接著去上泰文學校,到了下午五點大家又陸續從家裡到蓮花中學上課到九點。而川堂後面黑板寫著大大的「阿彌陀佛」是每天上課前大家聚集念經的地點。
二個星期的華語課,兒家系同學從台灣帶來故事書、桌遊還有象棋等,他們更利用象棋教孩子中文,孩子們努力的使用中文對話,因為比賽規則為「禁止說阿卡語及泰文」!大家都玩得很開心。陳昀暄印象最深刻有一次象棋比賽停電,小朋友打開手電筒,繼續比,甚至在外面等孩子放學的家長也把車燈打開幫助照明。
喜歡小朋友,喜歡教書的陳倢柔,開心可以跟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到需要他們的地方,學校中文分成幼稚班,和小學四個班級,兩人帶一個班級,這段期間不管是帶什麼樣的課程小朋友都超投入的,很有滿足感。
「Wu du term ma!」這是藍宣涵學到的阿卡族語你好嗎,藍宣涵表示,從沒想過自己平時說的華語,會成為出國服務的工具,有一群小朋友如此渴望學華語,而他們也會在上課時間請小朋友教他們泰語和阿卡語,讓孩子變老師,上課更有勁。
異地生活二個星期,沒上課的時間,則是跟著做農務,燒柴煮飯等,還遇到阿卡族傳統婚禮,對這群學生來說,是人生難得體驗,他們為蓮花中學創立粉專,並設置了圖書館。蓮花中學校長李銘亞感謝慈大羅教授和四位同學,深入泰國北部偏遠山區(蓮花中學)義務教育服務, 10多天室內外生動活潑的幼教啟發,期待如此的愛心服務教育能繼續下去,給閉塞的山區學童許多心靈上的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