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諾貝爾獎專題講座-生理學或醫學獎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10月5日揭曉,頒發給發現C型肝炎病毒(HCV)的美國病毒學家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英國生物化學家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及美國病毒學家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 Rice)。
本校為增進社會大眾及教職員生對科學有更深入的瞭解

,特別辦理2020年諾貝爾獎專題科普講座,醫學院主辦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邀請花蓮慈濟醫院羅慶徽副院長及本校醫技系羅時燕教授主講。
首先由花蓮慈濟醫院羅慶徽副院長解說三位得主得獎原因,美國病毒學家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發現有一未知病毒感染造成非A非B型肝炎;英國生物化學家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鑑定出此未知病毒為C型肝炎病毒;美國病毒學家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 Rice)確認 HCV RNA可複製且具感染能力。羅副院長表示,C型肝炎病毒是RNA病毒,具有高度變異性,雖然不像B型肝炎有疫苗可預防,但已有藥物可以治癒,有效防範感染後演變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這些發現都要感謝在實驗室深耕基礎實驗的研究人員。
醫技系羅時燕教授用圖片解說,美國病毒學家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在1970年代發現有一種新型的病毒會引起肝炎,當時稱為非A非B型肝炎,但一直沒有找到此病毒。1988年Dr. Alter還打趣說If we don’t publish soon(如果再不出版論文), they‘re going to fire us!(我就要被解雇了)。一直到1989年,英國生物化學家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的研究團隊從經由實驗感染C肝的黑猩猩血漿中,發現一小段病毒核酸,透過分子生物學技術,了解病毒基因的分子結構,才打開C肝病毒的神秘面紗。美國病毒學家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 Rice)找出 HCV 3’-UTR完整序列,並將HCV consensus full-length RNA注入黑猩猩,證明其可複製且具感染能力。
羅慶徽副院長及羅時燕教授二位講者在一小時的簡短演講中,以深入淺出地引領大眾及教職員生窺探發現C型肝炎病毒的趣味與甘苦,並兼顧科學普及性,並了解到三位科學家及其研究團隊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進而改善全球健康狀況,也加速抗病毒藥物得以快速發展。演講尾聲,醫學院陳宗鷹院長代表全體醫學院向羅慶徽副院長及羅時燕教授表達謝意,感謝兩位鈞長促進專業與非專業及不同專業間的溝通了解,讓大眾及教職員生能肯定科學研究、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的價值與重要性,讓在座參與的大眾及教職員皆獲益良多、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