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_慈濟大學舉辦導師功能提升輔導研習營 建立良好導生關係

「導師」為學生在校園最直接接觸的對象,透過導師兼具教學、輔導與啟發的多重功能角色,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面對各種不管在學業上、人際等困難,都有個能夠共同討論、陪伴與支持的重要貴人在身邊。透過導師的觀察與適時的介入及協助,從旁支援與幫忙學生,使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不致孤單無助。

這些角色需要的是一顆對人熱誠關懷的心及基本的輔導技巧,能在平時和學生聊天、討論及互動中讓學生感到被關心、接納,願意分享心事,這就發揮了初級和次級預防的功能,對學校的輔導工作便會有極大的助益。

有鑒於此,慈濟大學學務處於開學前舉辦研習活動,邀請106年度北一區友善校園大專校院優秀導師-蘇健民老師進行班級經營實務經驗分享、慈濟基金會總志業中心法務處組長蔣駿說明法治教育與學生輔導的重要性,並透過討論的方式,彼此分享寶貴的輔導經驗,藉由分享互動增進其問題的解決策略,亦可針對學務工作提供建議與交流,同時了解輔導學生要訣及各項可運用資源,以增進導師輔導功能。當天與會人員包括大學部及研究所導師、慈誠懿德會爸爸媽媽、親善大使學生以及學務處同仁,共計239人。

王本榮校長於開幕致詞時特別感謝導師及慈懿會爸媽對學生的關懷,因為大家的付出,讓學生在課業或生活上得以受到幫助,並感恩今日前來分享的兩位講師,希望藉由相互經驗分享及交流,提昇學生輔導成效。

第一場演講由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蘇健民老師進行「班級經營實務經驗分享」,蘇老師擔任導師年資7年,榮獲該校無數優良導師獎項,更獲得106年度北一區友善校園獎-大專校院優秀導師獎項。老師提到隨著時代的不同,大學教師要肩負更多使命與責任,教學、研究、服務、輔導各方面皆須兼顧。尤其擔任班級導師要如何有效輔導關懷學生與學生良好互動,真正了解學生的想法與學生零距離,這是需要深思的問題,因為這不僅僅只是犧牲個人時間即能達到的目標,更需要愛心與耐心的付出及熱忱無悔的堅持。輔導工作沒有捷徑,唯有一步一腳印,持續堅持以關愛心與同理心,用心輔導班上每位同學,互動中讓導生感到被關心、接納,才能建立良好的導生關係。

第二場演講由慈濟基金會總志業中心法務處組長蔣駿分享「法治教育與學生輔導的重要」性,當校園中出現許多輔導管教的問題,究竟導師、慈懿會爸爸媽媽及行政同仁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可以怎麼做?校園中「管」與「教」的界線又在哪裡?蔣老師以案例說明校園常見的法律問題,並提供相關法律與教育觀點及處理建議,使相關輔導人員能妥善處理校園的輔導管教問題,同時促進校園中的民主法治精神。最後老師也特別針對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個人資料保護法詳加說明,期待透過各項案例說明,增進校園輔導人員法治教育素養並瞭解自身與他人權益。

研討會最後安排了一小段時間讓老師們針對平常輔導學生時,遇到的困難提出討論,透過相互經驗分享及交流,讓大家一起努力,把喜歡的導師工作做好,做個快樂的學輔人。